全国统一热线 :0755-27474071
传真 :0755-29976316
产品展示 专利证书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人物专访
  健康与觉悟
  智慧阅读
  社会广角
  轻松时刻

Intel的崎岖移动之路
发布时间:2013/8/17 11:13:44
 

对于英特尔,大家的第一印象应该就是其PC处理器以及他们伟大的创始人戈登-摩尔,也就是统领半导体几十年的“摩尔定律”的提出者,然而这个桌面PC处理器的王者近几年在移动互联的冲击下,已经失去了一贯的锋芒。和NOKIA一样,由于短视了移动领域的潜力,导致了英特尔今天在移动芯片市场的举步维艰。

  按市场调研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的智能手机销量达到了2.21亿部,同时平板电脑的销量在今年也会激增67.9%,全年的销售额会达到2.29亿部。相对于移动端的发展迅猛,PC市场则较为惨淡。美国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近日发布的报告指出,全球PC出货量第二季度同比下降约11%,这已 是PC市场连续第五个季度滑坡。而根据早日标准普尔500排行榜的数据显示,移动芯片巨头高通的市值已经正式超过了PC芯片巨头Intel。

  面对着当前的一种“敌强我弱”的态势,英特尔在移动端的发力已经刻不容缓了。这也是IntelCEO Brian Krzanich上台后所强调的“移动市场是Intel的重点关注领域”。为了进攻这个领域,英特尔采取了自家研发加购买这种双管齐下的方式。其实早在iPhone发布之前,英特尔就已经进入了移动芯片这个领域,只不过未能受到重视而错失良机,起个大早,现在连晚集都没赶上。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英特尔在在移动芯片领域的“崎岖路”。

  生不逢时的XScale处理器

  XSscale处理器其实也是来源于当前移动端大红大紫的ARM,是英特尔基于ARM v5TE处理器发展的产品,前身为StrongARM。早在1997年,英特尔就花费巨资从DEC手中购得嵌入式处理器StrongARM,然后在1999年花了更多的钱购入数字信号处理器厂商——DSP通信公司,凭借着这两笔总计达25亿美元的收购,让英特尔拥有了踏足移动领域的资本,基于这两间公司的的技术,Intel推出了XScale架构,生产应用在掌上电脑等便携设备上使用的XScale处理器。

  英特尔曾经对这项业务充满着期望,希望能够减轻公司对微处理器的依赖。而XScale当时的发展也的确不错,处理器被当时如日中天的RIMPalm以及摩托罗拉公司的手机采用。而Xscale2005甚至为英特尔贡献了2.5亿美元的营收。一个发展前景良好的产品为何会中途夭折,最后却在2006年作价六亿美元卖给Marvell。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原因看到:

  首先是Intel对架构的偏执知错,英特尔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偏执狂”的安迪-格鲁夫为这个IT巨头老夏了“偏执”的烙印。从当年放弃主流的储存器业务而转向新兴的微处理器业务,就可以看到Intel的“偏执”属性。但这个偏执虽然成就了IntelPC端的巨大成功,也为后来在移动端的折戟埋下了伏笔。

  由于对X86架构的偏执,但去没能够将其应用到移动端,正如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所说,虽然大家都知道X86功耗高,但在之前从没考虑过将其功耗降低,应用到移动端。而Xscale应用的是ARM内核,这样不同架构的终端在兼容性上未能有保证。同时在英特尔自由的工艺制程上面不能做到更好的兼顾。因此英特尔权衡之下,只能卖掉XScalle,这样也就间接帮助了Marvell涉足这一领域。

  其次就是当时新上台的CEO欧德宁的策略错误。作为英特尔历史上首位非技术出身的CEO,欧德宁在上台之后就进行业务重组,把英特尔的业务重组为移动、数字企业、数字家庭、数字医疗和渠道平台几大事业部。这种划分可以看出欧德宁的远见。但局限于非技术的背景,这里也看到了“非技术驱动”的端倪,以致后来欧德宁耗资20亿美元推动“Intel. Leap ahead”(超越未来)及一系列标识,以取代安迪·格鲁夫时代创造的“Intel Inside”。但这种所谓的平台互补模式不凑效,在2006财年,英特尔销售和利润分别同比下降了9%39%。因此英特尔不得已实施了裁员大棒,而作为PC端处理器的老大,一切以PC为宗旨。那么XScale被卖,在当时来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就这样,英特尔最早涉足移动互联的芯片XScale未能迎来辉煌就熄灭了。如果在熬多一年,指不定在后来的iPhone 1中应用的会是英特尔的XScale处理器,那么继Wintel联盟之外,或许再多一个叱咤江湖的Apptel联盟,今天就不会那么被动。但假设性的结果我们就未得可知了。总之英特尔在这就错失了第一次良机。

  挟“凌动”处理器卷土重来

  在卖掉了XScale之后,英特尔专心发展其X86架构,凭借着“钟摆模式”,英特尔的确在PC端大放异彩,将AMD打的到现在还没缓过来,甚至有死亡的朕兆。但重新介入移动领域,那就是两年后的事情,根据杨叙的说法,英特尔卖掉了XScale只不过是落后了两年的时间,但就是这两年,就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Intel凌动(Atom)处理器,是英特尔于2008年在背景与台北电脑展上推出的一个处理器系列,主要针对的市场是嵌入式工业,移动互联。凌动相比于Intel以往的任何低功耗芯片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体系结构,它旨在减少电力消耗,在维持X86高性能的同时做到低功耗,可以说完全是“为移动而生”。

  在2010年,英特尔正式发布了面向智能手机产品的X86架构Moorestown处理器,但Moorestown面向的依然只是平板机这样的便携设备,而真正面向智能手机的的基于X86架构的32nm芯片。

  作为首款针对智能手机设计的凌动处理器,Medfield放弃了“处理器+芯片组”的传统PC模式,采用了类似于ARM的高集成化Soc设计模式,同时核心还引入了笔记本处理器上的节能技术,可支持多种不同的执行频率和电源管理模式,这样的改进使得了Medfield处理器在功耗控制已经可以与ARM同级别产品相媲美。,就可以避开了Intel一直以来被诟病的高功耗,使Intel获得了进入移动领域的门票。

  从设计理念上来看,Medfield所采用的Atom微架构对ARMCortex-A9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先进性,但并不足以与AMR Cortex-A15架构相对抗。当然,Intel也意识到这一样,Medfield的后续者----采用22nm工艺和三栅极晶体管技术的Silvermont将会在今年上市。Silvermont的主要改进将会是继续对原有架构进行优化,进一步节能以适应双核/多核并行处理。

  而面对平板领域,英特尔在Medfield的基础上推出了Clover Trail凌动处理器。这样针对不同产品推出的差异化产品,为英特尔在移动领域更进一步增添了筹码。

  然而你认为这是英特尔的全部的话那就错了,英特尔强大的技术储备和具备先进制程的工厂可以支持英特尔优于其他厂家推出更高性能的处理器,下一代的Bay Trail版凌动处理器,就是英特尔的一大杀器。

  Bay Trail版凌动是IntelCES2013公布出来的新型号,具有四个支持乱序执行的Silvermont核心、3D-22nm制程、HD 4000图形核心,将让它成为性能最强、更为节能的凌动处理器。从Intel公布的性能提升数据来看,与采用顺序执行设计的Atom相比,支持乱序执行的新Atom在指令效能方面得到了质般的提升——性能是上代凌动Z2760的两倍以上。

  英特热成功的一大特点就在于总是快人一步,在六月份推出了bay tail的四核处理器后,根据媒体报道,搭配该处理器的平板会在今秋到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挥动收购大棒

  英特尔虽然在移动领域发展乏力,但基于之前巨大的资本积累和强大的Wintel联盟,半导体行业营收的地位目前还没有人能可以撼动。为了更快的切入移动领域,那就要挥动收购大棒,迅速完善产片线。下面我们来看看英特尔这些年来的收购大潮。

  2010年,英特尔以14亿美金收购了英飞凌的无线业务,根据Intel官方的公布显示,这个交易可以拓展Intel目前的WiFi4G WiMAX网络,将英飞凌的3G技术补充进来,并可加速IntelLTE计划。此项收购带来的新技术将应用在基于Intel Core处理器的笔记本以及大量基于Atom处理器的上网本、平板机和嵌入式计算机中。

  同时英飞凌手机方案包含基带和射频,但它不提供应用处理器,而英特尔主要提供应用处理器,因此两者合作可以说是相辅相成。而且,英飞凌的手机方案被苹果、LG、诺基亚、三星、黑莓等手机巨头采用,这正是英特尔目前最缺乏的大客户资源。

  20135月,英特尔收购ST-爱立信的GPS业务,交易价格未透露。通过收购意法爱立信全球定位系统移动业务,能够让英特尔丰富其移动芯片业务。此交易还能够让英特尔在与高通的对抗中获取一定的竞争力。目前,高通已经拥有了非常强大的全球定位系统芯片资产。英特尔发言人Chris Kraeuter表示,英特尔收购意法爱立信GPS业务后,其GPS方面的知识产权和工程师将推动英特尔本身的GPS业务。

  而近日,英特尔宣布,该公司已于上月收购了富士通半导体无线产品公司(Fujitsu Semiconductor Wireless Products)。这是富士通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家子公司,专门生产高端多模LTE射频收发器。该射频团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飞思卡尔半导体,再向前追溯,则是摩托罗拉的半导体产品部门。

  Intel在报告中表示,此举“非常重要”,因为Intel将借此进军移动通信收发器领域,并获得当今最优秀的独立射频设计团队。Intel有可能会借助此次收购加强该公司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领域的设计能力。

  依靠着自身在芯片行业的技术优势,再通过收购弥补自身业务的不足,英特尔在移动领域开始逐步迈出了自己的步伐,虽然目前来说英特尔移动芯片的市占率相对于高通等大牛还是相去甚远,但凭借最新一代的Bay trail凌动,相信英特尔在之后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大的惊喜。而具体到X86ARM关于功耗和性能等方面的竞争,还会是一个争喋不休的焦点。 

原文来自:www.elecfans.com/emb/dsp/20130816326172_a.html

 

 
首页 | 公司简介 | 技术交流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深圳市南斗星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09221720号 网页设计:合优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