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刚刚出生的王子。我们前面曾提到过,围绕他的出生,有很多"动 地放光"、催人泪下的神话传说。其实,这些描述不仅被用在释迦牟尼身上,在后来的高僧传记中,也是屡见不鲜。为高僧们创造神话的工作,从印度到西域,一直 到中国、朝鲜、日本,2000多年来一直延续着。这些暂且按下不谈。我们更希望能够深入释迦牟尼所处的时代,跟随他一同去经历他与众不同的"心路历程"。
王子出生后,净饭王就迫不及待地将他的国师阿私陀请进宫来为小王子预测未来。阿私陀是一位很有修证的苦行僧,之所以能够成为净饭王的国师,自然有他的过人 之处。按照印度的传统,国师一职应该相当于首席大祭祀,也就是一国的宗教领袖。这一点我们不必深究,还是看一看这位苦行僧见到王子后会说些什么吧。
据记载,苦行僧仔细端详了小王子后,先是微笑,而后悲伤地哭泣起来。这种似疯似癫、莫名其妙的行为,搞得大家满头雾水。最后他缓缓解释道:他之所以微笑, 是因为王子如若在家,将成为伟大的"转轮圣王",如若出家,将必定觉悟成佛!悲伤的原因是,他将不久于人世,无缘受到这位未来佛陀智慧的教导!
这种类似我们国家"看相算命"的风气,在当时的印度似乎也很风行。经中的记载如果可信的话,净饭王可能是一位非常热衷此道的人。在王子出生前后,他曾多次 不厌其烦地请来各类"世外高人",为王子做了好几次这样的事。在古印度,有很多这样的苦行僧,由于长期在森林、雪山修习禅定,可能产生一些了知过去及未来 的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作"宿命通"。这些苦行僧,也会经常被有权势的人请到家中,预测未来诸事,而且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这则传说中的预言与后来王子的结局 不无二致,起码有一半的预言被验证无误。但是传说与事实究竟哪个在先,则无法考证。这件事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古印度人的最高理想:在他们的心目中,在家 做"转轮圣王"和出家做佛陀,都被认为是最高的成就。
这位未来的佛陀出生后第5天,被取名为悉达多,意思是愿一切成就,加上他的姓氏,全名称作乔达摩·悉达多。因为他属于释迦族,所以在他成道后,被尊称为释 迦牟尼。牟尼就是圣人,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比他小14岁的孔子,在其后的2000多年里,也被中国人称作"孔圣人"。
作为一个婴儿,在出生后的第7天,就失去了亲生母亲,这无疑是一件不幸的事!好在他的姨妈--母亲的胞妹,很快地承担起抚养他的责任。这位养母给予他无微 不至的关怀,一直把他抚养成人。释迦牟尼与这位养母之间,建立起了超越亲生母子的感情。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这位母亲的意愿也是他最不愿违背的。
王子少年时,有一次,父亲听从释迦族长老们的建议,要求他去拜谒婆罗门神庙。因为当时,他对婆罗门教的思想有抵触,更对梵天的意志不以为然,所以拒绝前 去。当母亲出面劝说后,他才"为了满足大家的愿望",答应下来。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得知,既然有婆罗门神庙,就一定有定期的"祭祀"仪式。前面我们曾 了解到,这种"祭祀"仪式,除了杀牲献祭就是祈祷,此外没有其他内容。看来,他的宗族虽然有自己传统的宗教,但很可能也按照当时的"国际潮流",引进了婆 罗门教。
我们应该注意到,虽然婆罗门教一直在不断地吸收土著宗教的部分内容,但这两种文化仍然是相互冲突的。出现在此时的沙门运动就是一个实例。从前面的叙述看, 此时释迦宗族的长老们包括净饭王,都已经开始信仰这种新引进的宗教。但是,王子却一直不肯屈尊前去,这显然引起部族长老们的不满。由此看来,他很可能承受 着一种来自宗族内部巨大的精神压力。"长老们"可能相当于现今的"顾问委员会"成员,他们的建议必然受到净饭王的重视。此前王子一直拒绝拜谒婆罗门神庙, 在长老们看来,已经太不像话了,以致他们不得不采取一点行政手段,通过国王给他的王位继承人施加一点压力!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这可能是释迦牟尼后来离 开家,去投身土著文化为主流的"沙门运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经中围绕这一事件,又进行了大量神话般地描述:因为,释迦牟尼是"神中之神"、"高于一切神",所以"太子(释迦牟尼)一进神庙,湿婆、室建陀、那 罗延、俱毗罗、帝释天和梵天等等,所有神像,都齐刷刷地从座位上起身,匍匐在他的脚下……"这些记载,想让人们相信婆罗门教的神祗们已经放弃了自己至高无 上的地位,将释迦牟尼尊为他们的"神"。这显然是一场印度式的"斗法"!这表明了后世佛陀的弟子们,急于将强大的婆罗门势力彻底压下去的急躁心态!他们显 然忘记了佛教教义中有关佛非"梵神"的宗旨,不仅把他称为"神",而且毫不隐讳地将他称为最高"神"!
就在佛陀灭度13个世纪后,印度婆罗门教的新生代中,出现了一位叫做商羯罗的教士。这位仅仅在世32年的天才青年,以婆罗门教学者的身份,在对大乘佛教进 行了深入地研究后,正式将佛陀释迦牟尼纳入到他的神学体系中。从此之后,佛陀释迦牟尼被称为婆罗门教大神毗湿奴的"化身"。在某种程度上,这使得婆罗门教 的哲学思想,越来越接近后期大乘佛教发达的哲学系统!一时间,在已经走向没落的佛教团体中,大量教徒成批地改信婆罗门教。虽然佛教在印度彻底销声匿迹的直 接原因是阿拉伯人及其伊斯兰教的侵入,但其基础的动摇,完全是因为其教义在后期产生了重大地变易,并被强大的婆罗门教吸收消化,而使其自身得到强化。
人间的觉者释迦牟尼从此成为婆罗门教中毗湿奴大神的化身,他的使命也变成婆罗门神祗们拯救世界计划的一部分。甚至有记叙说,为了改变人们对于"吠陀"思想 的错误理解,作为毗湿奴化身之一的释迦牟尼,有意识地向世人宣说反对神教的错误思想,以阻止杀牲献祭行为!那么,这种错误的思想,在完成了"矫枉"的使命 后,其"过正"部分,必然被再次修正!其生前极力反对的婆罗门神教思想,再一次被树立起来。其结果是,不久后佛教作为独立的宗教,被印度本土彻底消灭!
接下来,我们继续通过王子成道后的一件事情,去了解他对母亲是如何地尊重。一次,这位母亲带着一群释迦族的女人,软磨硬泡地跪在外面要求出家。这件事使释 迦牟尼感到非常为难。因为僧团拒绝女性加入,更何况当时整个沙门运动中,也没有女人出家的先例。起先,他避而不见,让他的弟子出面相劝。最后,母亲的眼泪 还是使他无法拒绝,破例收下了这些让他感到非常棘手的女人们,并专门建立了比丘尼僧团。释迦牟尼是讲平等的,既然收下王族的女人出家,就没有理由拒绝其他 女人的出家请求。因此,后来加入比丘尼僧团的人数也开始越来越多。
悉达多作为国王的长子,儿时的生活一定是富足而温馨的。如果说他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可能就是这桩发生在他童年时一件的事。当时各国的国王为了鼓励农业 生产,都会定时举行农耕庆典仪式。因为,当时农业是立国之本,是富国强兵的潜在希望。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农业是考核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农耕 庆典作为一种仪式,在迦毗罗卫国几乎每年的春季,都要高规格正而八经地举行一次。在这个仪式上,国王率领王公贵族与老百姓一起下地耕种,以表示对自古以来 不劳动者不得食真理的深切认同。这种少有的亲密接触,对老百姓的生产热情,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庆典中还有一项仪式是必不可少的,就是通过各种祭祀活 动,祝福未来有丰厚的收成。结尾还要以国王的名义犒赏全体参加耕种的百姓。
据巴利文三藏《中尼迦耶》记载,这一年的庆典仪式上,悉达多王子第一次被带到现场。这也是他第一次以太子的身份参加国家级的政治活动。但是,因为他还年 幼,为了遮阳,宫女们奉命将他的床榻安置在一棵菩提树下,并小心看护。但当庆典进入高潮时,贪玩的宫女们忍不住也跑去看热闹,树下就只剩下小王子一个人。 庆典的热闹与树下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照。奇怪的是,这位年幼的王子并不像其他同龄人那样喜欢热闹,相反他更喜欢独处和沉思。他被这宁静、安祥的气氛所吸 引,整理好自己的座位,盘腿坐定,收敛起散乱的意识,制心一处,进入禅定境界。据他后来回忆,当时他轻而易举地证得一心不乱的"初禅"境界,获得第一禅 悦。这是他此生第一次享受到禅悦。禅悦是禅定过程中得到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感受,是指当禅定进入某种次第时具有的一种"快感"。这是他今后证悟高深佛法道路 的一个起点。对于一般的儿童来说,这可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这就是王子的特殊之处。
谈到禅定,不妨拓宽我们的思路。如果说王子天性好静、喜欢沉思,这并不奇怪,但是,如果说他天生就无师自通地精通禅定,就未免有些牵强。我们知道,禅定是 一种严格的心智训练,没有正确的指导,很难取得成果,搞不好还会出现各种偏差,对于初学者尤其是这样。当然,这与个人的天赋有很大的关系,这一点我们毫不 怀疑。我们可以达成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幼年的释迦牟尼,确实具有与众不同的禀赋。很多迹象表明,释迦牟尼在很小的时候,可能接受过系统的禅定训练。
我们前面曾介绍过,他的宗族内部一直承袭着土著文化,当然也就包括了自古以来,带有浓重土著文化特色的宗教。这种宗教不同于亚利安人的婆罗门教,而更重视禅定冥想所带来的亲身感悟。因为他天资聪颖,与其他的儿童不同,在孩提阶段就主动接受禅定训练,是有可能的。当时,他还没有接受正统的婆罗门教育,所以很 可能跟随属于家族内部的宗教师们学习过这类禅法。这种次第的心智训练和内证功夫,显然影响到他对于婆罗门教的看法。此时,婆罗门教虽然已经形了一套初步的口传的经典,但其宗旨与实证主义的哲学有很大的不同。狂热地杀牲祭祀和非理智地祈祷,仍然带有浓重的"天神"崇拜色彩,与当时的传统文化发生着剧烈地冲 突。经中没有具体描述他此次在庆典仪式上首次进入禅定时的具体年龄,但可以肯定是在他的童年时代。
原文来自:《佛陀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