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热线 :0755-27474071
传真 :0755-29976316
产品展示 专利证书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人物专访
  健康与觉悟
  智慧阅读
  社会广角
  轻松时刻

明月抚长剑  丹心照大千
发布时间:2012/12/27 17:37:07


     清乾生于山东菏泽中医世家,自幼习书、奉道、操琴。道教全真龙门派弟子。曾拜广陵派琴家梅曰强为师学琴。拜著名斫琴家田双琨为师学习斫琴。2008年创建雷音琴馆。志于易道、书道、琴道、剑道、医道,华夏礼乐的文化研究与弘扬。 

盛以徒众  衰为兴亡 

炼武不修心,道只能走向式微。文人入道难,炼武之人入道易,因为他有文人缺少的浩然之气。

我们都知道草上飞这个人,他的叔伯那一代功夫就很厉害,一只手夹一个磨盘很轻易就能上屋顶,这种功夫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只是后来还是被人害了。习武之人 防不胜防,他们看电影都要坐在最后一排,可以很快离开,不然别人在电影院里拿一把刀,或者接上220伏电压,任你武功再好也无法躲避。

听说为了对付草上飞,专门有人跟踪了七年,最后还是把他搞定了。炼武之人如果去悟道的话是立竿见影的,王重阳就是属于武举出身。他的气,是那种浩然之气, 力拔千钧之气很纯,没有文人的那种杂念。文人入道是最难的,由武入道最快。但由文入道的人多,由武入道的人少,最终成道的也就很少。

武也是制心一处的一个方面,跟念佛一样,没有太复杂的思维方式,单刀直入,一步到位。炼武之人的意念和身体是合一的,形神合一。但再往前走,他们不一定入 道,可能会是武林高手,成为武林盟主,成为一代宗师。但是目前来看,越传承越没落,越来越式微了。八卦掌也好,太极拳也好,跟最初的创始人来比的话,总是 越来越差,这是炼武不修心的必然结果,一代不如一代。现在的武术走的也是一个世间法,跟追求荣华富贵没有什么区别。

吕祖的《太乙金华宗旨》里面说:盛以徒众,衰为兴亡。盛,因为徒弟多。为什么会衰?是因为没有心法。如果没有真正的传人的话,你传的都是术和法的这一块, 最后必然就遗失了,哪怕表面上很兴盛,徒子徒孙很多,最终还是会消亡的。他只是人我相里面的一个圣者,也许名气很大,也许影响很大,也许有很多特殊的功 能,但是他没有离开人我相,没有把握一个载道的正确途径。

比如解放后的一些人,因为接触过各种典籍,修为比较系统、全面,他们的功夫很好,但未必能提炼出文化,只能由后人去挖掘整理。能够把修为展现出来的,那些 情趣,那些微妙的,反倒是以前过渡时期的那些人,就是在过去战争年代修出来的人。发扬是兴盛的一种方式,如果不发扬,就会越传越式微,就像水一样会流失。

其实时代在变,但武术没有变,心法显现出的外法,也没有变。有些东西会失去,有些东西会重新创建,这些都建立在原来的基础上。为什么现在的门派那么多呢?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创建出来的。有很多厉害的人,悟道的人,能够一门深入,若干年后忽然就悟道了。

 琴心剑胆  阴阳互用 

琴的另外一个别称是倚天剑,琴和剑是合一的。武道要文用,文道要武用,阴阳才能得到中和。

现在到了网络时代,空间大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东西都出现了。我炼剑习武这么多年,却得到了很多重要的生命启示。我最早是学太极,我学太极比学琴还要早。我 学武当太极源自于武当山下的一个道场。刚来香山的时候,因为接触太极,才开始喜欢古琴。琴的另外一个别称是倚天剑。倚天剑暗语指的是琴,我是听道教的一位 师父说的。琴和剑是合一的,是相互的,所谓三尺瑶琴三尺剑。

剑在古代属于文剑,是文人的剑,表现的是一种气节、一种精神。就像人坐着时挺立的脊椎柱一样,有一股浩然之气。古代佩剑是有讲究的,是有身份的,与剑的精神也是贴合的。传说黄帝铸剑于首阳山,是铸剑之始。

古代书房里是要挂剑的,剑就像神像一样。君子对剑有所寄托,有力拔山兮的气势,有胸怀抱负,有文人气节在里面,所彰显出来的是剑气。琴所表现的则是一个文萃之德,文在气真,圣人用声音来表达。

传说在五弦琴的基础上,文王加一弦,武王加一弦,就变成了七弦琴。五弦就跟五行一样,是没有变化的,加了两根弦就有变化了,就可以旋宫转调了,就可以弹奏 出很多调性的曲子,就像西方的十二平均律,二十四调一样。其实这两个弦不一定是文王、武王加上去的,可能会更早,这种说法可能只是为了文化符号集中在圣贤 身上所展现出的一种传奇色彩。

古代文武不分家,武士除了会武术还要精通琴棋书画,它们是一个修为的整体。就是说舞剑要舞出文气来,弹琴要弹出剑气来。为什么古代人提出琴心剑胆这个 传承呢?因为琴内部的张力,要做到入木三分,绵力不绝,也就是中国传统的阴阳概念,阴阳开合互用的概念,从琴上体现出的开张大合微妙性。炼完各种兵器之 后,炼剑是最难的,剑是至柔至坚的。剑不是武器,不能炼出武气来。炼剑时要完全化掉自身,剑舞,既体现外在的优美,也呈现了内在的柔美,运行之美,大开张 的微妙之美。张旭就是在看过公孙大娘舞剑之后悟出了草书,所以在唐代成了书法大家,书法也是布阵图。

舞剑与抚琴一样,是气运相连的。剑本身没法表现万物,比如说君子佩剑,文人容易缺乏阳刚之气,就用剑来平衡。武夫用剑,剑本身没有意义,只是用来表法。武 道要文用,文道要武用,阴阳才能得到中和。如果偏废的话就是草莽英雄,或者就是文弱书生。这种互用,体现瞬间的变化。古琴也是,就要瞬间的变化,有一点迟 滞就感觉不舒服。 

武当剑与九宫八卦

 剑气很柔,松而不散,但若没有千斤之力就使不出来。武当剑法穿插九宫八卦。修炼的层次有九派,有上乘中乘下乘之分,但是是合而为一。

舞剑时,力、气、意是合一的,单说一个很难。如果气不够的话,怎么放松都出不来剑气。剑气虽然很柔,但是你手上没有千斤力是使不出来的。我炼一会儿就气喘 吁吁的,那六路武当剑很少有人能炼下来,我炼两路,身体就受不了。六路有一百三十二式,它的招式变化无穷,松而不散,一旦要发力的时候力就能发出来。如果 散了,力就发不出来。武当剑跟八卦关系很紧密,它们之间的穿插,每一卦每一式,都是很有讲究的。

剑法穿插的是九宫八卦,变化无穷,很有意思。我们现在没有深入进去,很多东西需要总结,因为武当剑传了很多人,每个人传的都不一样,要学会总结。比如有炼 套路的,有炼对剑的,都不一样。武当剑最后是没有套路的,走圈划圆,转一会儿就晕了。它是在转的过程中考验一个人的极限,转着转着就到了另外一个层次,另 外一个空间了。有一位炼北斗七星、七星步的师父,我听一个师兄说,他在一个空间里转,就会走到另外一个空间去,他转的是一个外在的九宫八卦,还有一个内在 的九宫八卦将他互动起来。九宫八卦其实就跟一个天坛一样,宇宙的模式,存在于你的精神意识层面,你就饱含着九宫八卦的意识。

修炼时的层次有九派,上乘是武当飞剑,天盘剑。张三丰传下来的都是剑仙,而且一代只传一个人。他们都一显而逝,传承的时候必须以师兄相称,不能称师父。李 景林学的时候,就只有他的那时候有记载,再往前往后都没有,这也是剑仙派的一个特点。张三丰传的是九派,其他的也没有听说过,现在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传承 的这几派,上乘是偃月神术、中乘是匕首飞术、下乘是长剑舞术,我们学的是下乘长剑舞术。其实张三丰传的剑术,都是一起传的,这三种是合而为一的。

原文来自blog.sina.com.cn/s/blog_5ec18d3f0102e5ea.html 

 
首页 | 公司简介 | 技术交流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深圳市南斗星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09221720号 网页设计:合优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