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opsys潘建岳:实现综合性和立体布局

潘建岳:Synopsys 全球副总裁、亚太区总裁
在深度方面,少数中国Fabless进入20nm IC的研发,多家涉及到32nm和28nm设计,而相当多的公司已采用40nm和45nm的设计。
在广度方面,中国Fabless制程的覆盖面极广,包括了从0.18μm至20nm的技术。需要针对性的有效工具来应对不同的需求。
现在,Synopsys中国员工已达700多人。2012年通过对9家公司的并购,在中国实现了综合性和立体布局,并与半导体产业全面融合。
2012年5亿美元收购的Magma,使Synopsys具备更宽的技术组合和更强大的技术团队;4亿美元收购的SpringSoft,完善了公司在电路设计、仿真优化以及调试工具的布局;而对EVE的1亿美元收购则填补了在硬件模拟器的空间。
Synopsys是全球第二大IP供应商,IP涉及到连接、逻辑单元、音频和视频等多个领域。预计2013年IP的销售额会达到3亿美元。
展望2013年,Synopsys将继续跟进先进制程,推动芯片验证工具,并满足中国Fabless实现设计超越对IP的需求。
Cadence黄小立:x86和PowerPC还有希望

潘建岳:Synopsys 全球副总裁、亚太区总裁
Cadence加强与业界广泛采用的技术和产品 公司的深入合作,包括在2011年针对ARM Cortex A15内核和TSMC 20nm制程技术的EDA工具,以及2012年面向“IBM+ARM”14nm制程的EDA工具。我们针对ARM内核开发优化其性能的工具,包括ARM已 公布的64位图形处理领域。实践证明我们的工具能使采用ARM内核的系统性能提升20%以上。采用Cadence工具可确保在已写好的RTL基础上实现更好的性能。
在先进制程领域,Cadence已开发出采用FinFet技术的EDA工具。目前,在20nm制程上的EDA工具已相当成熟,我们正在加紧16nm工具的验证。
EDA工具的发展与代工厂的制程技术息息相关:在48nm和40nm节点,其对工具的影响较小;但进入到28和20nm后,EDA工具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分析中国的IC设计产业,在物理实现、模拟制程方面,与国际厂商只存在1个制程节点的差距,约1至2年的差别;而在逻辑验证方面,差距较大,落后约5至10年。
从应用层面上看,最近几年移动手机是主导产品,未来云计算、数据中心和高端通信存在大的发展空间。x86和PowerPC架构仍有生存空间,而Google和Facebook对行业发展方面的潜在影响力仍然强大。
Mentor李润华:依靠产业链生态系统

李润华:Mentor Graphics 亚太区技术总监
一方面,先进制程带来的成本下降使其诱惑力日益增大;另一方面EDA工具的分工也会越来越细化。在制程和EDA工具不断进步的前提下,IC设计企业也被迫向前走,进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不断进步。
Mentor仍然保持着在物理验证领域的领先性。在软、硬件协同验证领域与其它供应商实现了差异化,包括软、硬件协同设计不需要在硬件完成后介入,而是从设计原型即开放软件,并采用硬件模拟器提高仿真的效率。同时,我们的功能验证工具也可以确保设计的成功率。
Mentor的策略是依靠产业链生态系统,进而促进系统整体成本的下降,例如,目前SIP的生态系统较成熟,容易被市场所认同。
我们不断在开发EDA应用的新领域,包括汽车电子设计,生产管理(DFM)等。 硬件加速模拟器也是Mentor在2013年针对中国市场的工作重点之一。
原文来自:www.eet-china.com/ART_8800679533_480101_NT_42b63db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