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CPU的核竞争是大家瞩目的焦点。
“我认为在智能手机中四核CPU已到顶了。”MIPS技术亚太区/大中华区技术总监许丁坚表示,“下一步智能手机中CPU的发展方向是由32位向64位发展。”并且,CPU的架构会发生改变。他认为,今年来说,双核仍是智能手机的甜密点。
美国高通公司产品市场总监鲍山泉认同他的“四核已到顶”的观点。他透露,某一大手机厂商,本来是要采用四大(A15)四小(A7)的八核CPU,但是后来放弃了,还是选择采用了高通的骁龙S800系列,S800系列目前是高通最高级别的四核CPU,基于主频高达2.3Ghz的Krait 400。“主要挑战有以下几点。”他分析,“一是大核的功耗太大;二是大小核的配合需要OS的支持和应用的紧密结合,比如什么应用放大核,什么应用放小 核,这都要OS的协调。但是目前OS公司,包括谷歌,还没有人做这方面的深入开发,因为OS公司也要看有没有相应用的应用,特别是游戏应用,如果都没有,OS公司不会花太多精力在此上面深化。”他虽然没有提客户的名字,但是之前业界预期采用八核CPU的手机厂商只有三星。
鲍山泉认为,未来智能手机的GPU重要性会更重要,很多功能都是通过GPU来实现。谈到这一点时,MIPS的许丁坚是最乐于听到的,他赶紧解释Imagination收购MIPS后在CPU与GPU上同时发力,并且他笑对高通鲍山泉说道: “高通未来也可以尝试采用Imagination的GPU,高通完全可以开发两种不同架构的产品线嘛。”
高通可能不会采纳他的建议,因为高通目前正在其自有的GPU——Adreno上不断发力,S800平台上将采用最新一代的Adreno330 openCL,它在很多图形处理细节上进行了提升,比如低照度下的降噪处理、井深处理、以及拍照后先经过GPU处理再保存等。“以前一些由CPU做的降噪 处理等,我们现在改由GPU做,这样卸载了CPU的负担,降低功耗。更重要的是,速度更快。”他解释。
至于MIPS许丁坚提出的CPU将向64位发展,鲍山泉提出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这要看有没有应用开发者愿意做64位的应用,PC上多年前就推出64位,但到现在还是32位应用为主。
那么,CPU核战争停止后差异化如何寻找呢?飞兆高级市场业务推广经理李文辉认为,电源 管理的挑战最大,电池技术是后面要解决的关键。“差异化设计可以从细节入手。比如目前大家已习惯于随便拿来一个充电器就给手机充电,这样手机的USB接口必须支持OVP过压保护功能和OCP过流保护功能,否则手机很容易出现故障;另外,要保证系统能在Vbat<3.0V时仍能运行。这些看似乎小的改进,对于手机的使用体验和差异化是有很大帮助的。”
IP供应商Tensilica、该司亚太区FAE经理王大旗则认为,手机不厂商不仅要看到多媒体应用上的差异化,同时更应该看到通信功能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手机来说,通信功能的稳定比什么都重要。“另外,智能终端中的音频需求正在以超 过摩尔定律的速度发展,游戏、视频等都需要更好的音效,这也是实现差异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他指出,Tensilica公司目前可以提供超过100种经过 验证的音频Codec IP,这对用户来说可以很好满足差异化需求。
原文来自:www.52r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