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热线 :0755-27474071
传真 :0755-29976316
产品展示 专利证书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人物专访
  健康与觉悟
  智慧阅读
  社会广角
  轻松时刻

4G加速度
发布时间:2013/5/7 10:48:17
 


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牌正进入倒计时。

  工信部部长苗圩已经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公开表示,4G牌照可能于年内发放。这比之前对外发布的时间表至少提前了一年。

  4G应用比发牌来得更快。2013年,大约8.7亿用户仍使用着2G2.6亿用户使用着3G,但在深圳、广州、杭州、温州等城市,居民已经可以通过手机或者其他终端,比如数据卡、MiFi体验4G服务。在杭州,浙江移动2012年就开通了4G服务体验,目前有1.2万用户使用4G服务,每日4G总流量超过2100G,相当于下载350多部高清电视剧。

  突然之间,电信圈人人都在讨论4G。在电信业寒冬中,这是一个被很多设备制造商视做“救命稻草”的大机会。

  在中国,4G正在以比预期更快的速度到来。主要的推动者是中国移动。中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中,目前只有中国移动提供4G应用。它已经在中国15个城市铺设了4G的试商用网——基于TD-LTE技术。

  目前全球4G的国际标准有两个:一个是中国主导制定的TD-LTE,这是中国移动主推的制式;另一个是欧美主导的FDD LTE,中国联通从3G4G的演进走的是这条技术路线。

  刚刚享受到3G好处的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并不急于在4G上采取行动,但中国移动已经将赌注押在4G上。受累于TD-SCDMA3G阶段技术表现不佳,手握TD牌照的中国移动市场份额正在加速流失,已经从2009年的72%缩减到20133月的63.41%,利润也几乎陷入零增长。中国移动必须用4G来稳住在3G时代不断流失的地盘,2013年是爆发年。

  按照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最近公布的4G蓝图,2013年中国移动将在全国超过100座城市部署20万个4G基站,覆盖5亿人口,这几乎等同于美国现有的4G网络规模;中国移动还将采购100万台4G终端,以刺激规模化应用。

  不过,在没有发牌前,这只能停留在试商用阶段。中国移动正在用这样的规模部署,催促政府尽快发牌。

  努力有成效。一直支持TD发展的中国政府已决心拨快发牌时间表,现在的问题在于:4G牌照会怎么发?发几张?牌照和标准将如何联系?

  财新记者从工信部和运营商内部获悉,发牌方案的基调已经大致明确:中国将在4G牌照的发放上,通过打时间差的方式鼓励TD-LTE的应用,同时兼顾TD-LTEFDD LTE的发展。也就是说,中国会先发TD-LTE牌照,后发FDD LTE牌,前后可能相差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

  这样的发牌方式,将对电信运营商的未来格局构成什么样的影响?与之唇齿相依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又将如何抉择?4G的机会到底有多大?无论如何,对于中国的电信行业,一个变化的时代正在到来。

 

发不发牌,各有盘算

 

中国移动态度最为急迫,中国联通进退自如,中国电信必须重新选择技术路径

 

 4G是什么?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它意味着更快的上网速度。

  按照NGMN(下一代移动网络组织)的规定,依托4G技术的网络上传速度可达50/秒(Mbps),下载速度可达100/秒。据中国移动内部人士称,目前中国移动的TD-LTE试验网已经可以实现这个速度,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是3G目前网速的5-10倍。

  3G的网速依托技术标准不同有差异,如中国联通的WCDMA的最高下载速度已经可达到21/秒,部分地区能达到42/秒,中国电信的CDMA2000普遍达到3.1/秒,个别地区能达到9.3/秒,但中国移动的TD-SCDMA只能达到2.8/秒。

  在3G网速上的落后,将中国移动逼到了墙角。

  在起步之初,三大运营商的3G下载速率均不高,但由于WCDMACDMA2000的技术成熟,产业基础雄厚,在商用阶段优势明显,近年来通过设备和软件的不断升级网速不断上升,特别是WCDMA已可接近4G网的速度,最高能达到每秒80多兆。CDMA因高通放弃CDMA2000的技术演进,发展受限,但也可升级到14.4/秒。

  相比之下,后发的TD-SCDMA近年来虽然也争取到一定的设备和终端厂商的参与,但全球只有中国移动一家运营商在推,技术上主要还是由大唐、中兴、华为在主导,升级需要反复摸索和测试,进展缓慢。业内认为其技术商用化的进程落后WCDMA多年,很难赶上。中国移动也深知这是一个烫手山芋,并未发力猛攻,无论在3G网络覆盖还是应用终端上都不如其他两家充分和丰富,在3G竞争中劣势尽显,高端用户的流失尤其严重。

  2012年财报显示,中国移动的用户总数虽然也有增长,所占市场份额却在逐年减少,高端客户流失尤其严重。在3G刚开始商用的2009年,中国移动的用户数为5.22亿,在全国7.25亿移动用户中占比达72%,其次为中国联通,占比20%,刚刚运营CDMA网络的中国电信占比为8%。截至20132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占比分别为63.3% 21.6% 15.1%

  与其困守愁城,不如另辟蹊径。跳过3G直接上4G,已成为中国移动腹背受敌之下的惟一选择。中兴通讯品牌部副部长戴澍告诉财新记者,对中国移动来说,一方面4G可以弥补3G时代的相对劣势;另一方面,可以将4G作为差异化竞争的利器。

  技术底牌的不同,使得三大运营商在对于4G牌照发放问题上,态度明显有了分化。

  中国移动最着急。对中国移动来说,3G存在的时段越短越好,它不仅希望尽快发4G牌,还想拉着更多的电信运营商一起拿TD-LTE牌。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过去都不希望4G来得太快,特别是中国电信。中国电信内部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中国电信在3G上投资了一两千亿元,成本还没有回收,中国电信希望尽可能延长3G的生命周期,不想太快投4G。他认为,“某种程度上,中国联通的情况和中国电信差不多,双方一度达成了默契。”

  不过,中国电信面临的状况要更麻烦一些。因为CDMA2000由高通主推,但高通已于200811月宣布放弃该技术的进一步演进。从全球看,CDMA2000目前实际上能够升级到的最高网速是14.4/秒,后续延展性无法跟WCDMA相比。且到了4G阶段,中国电信必须要在TD-LTEFDD LTE中任选其一,无论哪一种,都意味着另起炉灶,核心网、骨干网和基站都要重新投资。一旦投4G,中国电信的财务状况将严重恶化。

  中国联通看起来要从容得多,因WCDMA技术最为成熟,且向4G过渡产业集群变化不大,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状态——它过去对4G发牌缄默不语,直到今年才一反常态,转为高调支持尽快发牌。

  据中国联通内部人士透露,中国联通从2008年开始进行3G网的大规模投资,其核心网、传输网基本上是按照184/秒的标准建造的,且WCDMA技术演进路线清晰,国外已有成形的技术和设备,无需测试,只要在无线设备侧进行很少的投资就可达到接近于4G的网速。“大概每年投资100亿元就可以了。”他说。

  据他介绍,2012年中国联通已经将所有的3G基站升级至HSPA+,网速达到21/秒。今年,中国联通将继续升级3G网络,使全网速度达到42/秒。至明年上半年,中国联通的3G网络速度将达到84/秒,完全可与中国移动的TD-LTE网络相抗衡。

  正因为此,中国联通一开始对4G发牌并不积极。但今年形势变化,在中国移动力推之下,中国政府加快4G发牌的态度已经基本明确。在此情况下,中国联通选择打开大门迎接4G牌照的发放。不过,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一再强调,将坚定不移地走FDD LTE 4G路线,无意于同时运营FDD LTETD-LTE两张网络。

“不是即将到来,是已经到来”

 

中国移动在4G时代选择回归国际主流,以一个开放体系的TD-LTE取代相对封闭的TD-SCDMA

  

不同态度,不同做法。

  据中国联通内部人士介绍,目前,中国联通已在上海、深圳、长沙等六个城市建设FDD LTE试验网,在部分城市实现了全城覆盖。

  中国电信内部人士则称,在公司召开的内部会议上也会追踪4G技术的进展,但目前重点还是进行FDD LTE试验,在一些城市已经进行了小规模组网试验。不过,中国电信不会大规模投资,至少今年没有大规模投资4G的预算。

  它们都远远赶不上中国移动的4G速度。只要稍加留意,便会发现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中国移动营业厅或类似中复电讯这样的中国移动代理商,已经在不声不响地发放4G号码。

  “在政府的支持、中国移动的推动下,目前中国4G的发展是紧跟世界脚步的。”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告诉财新记者,2010年,中国移动开始在世博会园区搭建TD-LTE试验网;2011年,中国移动在全国七个城市进行规模技术试验;2012年,中国移动在全国15个城市建设了2.2万个基站。工信部专门成立TD-LTE工作组,支持这一系列试验测试和推动产业集群的建设。按照中国移动的说法,现在TD-LTE 技术发展已达商用水平,随时可以进入市场搏杀。

  如果奚国华的承诺兑现,中国移动今年将在100座城市部署20万个4G基站,这将拉开4G的战幕。要知道,截至目前,中国移动也只在全国建了30万个TD-SCDMA的基站。

  在4G时代,可供选择的技术道路除了中移动力推的TD-LTEFDD LTE目前是全球应用更为广泛的4G技术。二者的区别在于,FDD LTE(频分复用)是在分离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进行数据接收和发送;TD-LTE(时分复用)使用同一频率载波的不同时隙进行数据接收和发送。

  从一开始,中国就是TD技术的支持者,正是在中国的力推下,TD-SCDMATD-LTE相继成为3G4G的国际标准。2006年,中国移动与全球六大电信运营商(沃达丰、T-MobileOrangeKPNSprintNTT docomo)等共同成立了NGMN(下一代移动网络组织)。2008年初,中国移动联合沃达丰、Verizon在巴塞罗那启动三方联合测试,正式拉开了TD-LTE产业的序幕。近四年来,TD-LTE一直在不断地试验,直至2012年才开始小规模的应用体验。

  但是,TD-LTE并非TD-SCDMA的升级演进版,它和FDD LTE的相似度要远远大于与TD-SCDMA的相似度。上海贝尔副总裁、重大专项办公室和无线战略部负责人王泽权告诉财新记者,TD-LTEFDD LTE几乎接近90%的技术是一样的,只有无线接入的核心技术掌握在中国厂商手里,它需要大量的概念验证、技术测试、规模技术试验后才能真正商用。

  TD-LTETD-SCDMA的产业集群也少有重合。TD-SCDMA作为中国独立研发的技术,其规范协议、技术标准都掌握在大唐手里,随后,中兴、华为等国内企业跟进。国外厂商如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阿朗)只是将TD-SCDMA作为防御性策略参与,投入有限。整体来看,还是以中国企业为主的一个生态圈,设备商起初以大唐、中兴为主,后来华为崛起、大唐势头渐消,目前三家在TD-SCDMA设备的市场份额超过70%。芯片、终端领域同样以中国企业为主,直到中国移动加入后,才逐渐吸引了包括高通这样的国际厂商的参与。

  TD-LTE背后是一个更加国际化的产业群。从一开始,中国政府就鼓励国际主流设备商积极参与,且因TD-LTE标准与FDD LTE标准相似度接近90%,很多技术都可以通用。芯片、终端侧,一开始就获得高通、三星等国际厂商的支持。后来高通宣布放弃CDMA2000的技术演进,转而专注于开发支持LTE的芯片,更是LTE阵营的一大胜利。

  换句话说,中国移动在4G时代选择回归国际主流,以一个开放体系的TD-LTE取代相对封闭的TD-SCDMA

  2012年前的TD-LTE,养在深闺人未识,只有一小部分做测试的工程师识得庐山真面目。2012年,它开始公之于世。20124月,杭州B1公交车率先开通TD-LTE网络体验服务,每天约1万人享受4G服务;随后的65日,杭州又率先开展TD-LTE全城体验活动;接着,深圳、广州、南京、温州、宁波等城市以不同方式开启4G体验服务。

  4G人气渐涨。厦门移动开通的“中国移动4G免费体验服务”网站显示,截至20134月,在厦门总共有19.9685万名用户体验过4G服务。

  “实际上,4G在中国,不是即将到来,而是已经到来。中国香港地区早就已经商用4G。”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剑秋表示。

  在香港,中国移动早在2012425日就开始提供基于FDD LTE4G商用业务,最大下载速度达到100/秒。随后,中国移动花了四五个月建设TD-LTE/FDD LTE融合网络,从20121218日开始,以融合网络的方式提供TD-LTE4G服务。

  一位在投行工作的香港人士告诉财新记者,针对4G,中国移动在香港推出了预存话费送手机、手机入网送话费两种补贴方式,譬如预存5000港元、选择398港元的4G套餐,在网24个月就可获得HTC ONE XL手机一部,“补贴之后的资费与3G差不多”。

  据他介绍,因资费相差不大,一些3G合约到期用户往往会选择中国移动的4G,其用户正在增多。毕竟,与3G相比,4G速度还是要快得多,“不管什么理论速度,单看使用,我的4G下载速度一般能够达到20/秒,3G速度则要低一半以上。”

  在内地,囿于牌照问题,4G尚未正式商用。但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移动今年2月底在深圳、广州启动的4G体验,实际上即为商用,“它们与2012年的4G体验不同,已经开始收费了。”

         
杭州定调

 

“这样的时机错过了,不可能再有第二次”

  

发不发牌,意义重大。

  “对于中国移动而言,发牌与否并不影响目前的TD-LTE网络建设进程,但其宣传意义,以及对TD-LTE产业链的正向激励、对高端用户的吸引力等均不可小视。这也是以中国移动为核心的TD-LTE产业链大力推动TD-LTE牌照尽早发放的原因。”四川通信设计院副总工程师程德杰告诉财新记者。

   “一旦发牌,中国移动即可抓住4G概念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尽管它的网络没有那么快完成优化,但4G强于3G的潜意识将帮助移动挽留住一批用户。中国移动可能回不到2G时代的辉煌,但4G至少可以让中国移动不再有技术劣势。”野村证券分析师黄乐平认为。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表示,根据中国移动对国外市场的观察,4G业务能够支持运营商的发展,帮助运营商在流量经营上保持领先格局。未来,4G也将帮助中国移动延续以往的行业领先优势。

  黄晓庆还进一步解释,何时发牌、怎么发牌体现了中国政府对TD-LTE技术全球化的期望值,一旦发牌意味着期望值的明朗化。尽管运营商、设备商已经明确了TD-LTE的产业化路径,但终端、应用的开发商仍在等着TD-LTE商业化的信号出现,这将给予产业更大的刺激。从这个程度上讲,为了TD-LTE能有一个更好的全球化发展,中国移动也希望早点发牌。

  中国移动望眼欲穿,但从2008年到20126月以前,政府态度不明。

  中科院声学研究院研究员侯自强分析,这主要是TD-SCDMA产业群对TD-LTE的发牌制造了相当大的阻力——一旦中国移动启动4G,意味着TD-SCDMA的研发和建设就此基本画上句号。但TD-SCDMA的设备供应商以中兴、华为、大唐等国内厂商为主,TD-LTE的供应商来自全球。此外,政府还要考虑到平衡三大运营商竞争态势以及TD-LTE本身的技术成熟度问题。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一位专家亦告诉财新记者,针对TD-SCDMA产业链上的厂商,工信部做了很多疏导工作,给这些厂商在TD-LTE领域留下一定的市场空间,使它们在TD-SCDMA技术上的相关优势延续下去。

  “对于牌照发放,中国移动很着急,工信部作为主管部门,对于TD-LTE的技术考虑得更多,态度积极但不主动。直至20124月,工信部部长苗圩仍认为,TD-LTE距离正式商用还需要经过大规模试验和试商用过程,发放4G牌照或许还需两到三年时间。”据中国移动内部人士透露,“中国移动一直在积极地推动牌照发放,去年年中,甚至开始寻求工信部之外的其他部委支持。”

  为获得高层支持,TD-LTE扩大规模试验前后,即20125-8月,中国移动力邀国资委、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多位高层赴杭州、深圳调研。

  20129月,距离各部委赴杭州调研不久,苗圩在北京参加“2012中国互联网大会”时谈及TD-LTE,口风陡转,表示“将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发放4G牌照”。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苗圩进一步明确表态,4G牌照估计今年年内可以发放。

  “这背后的契机,是中国移动在杭州TD-LTE试验网所获得的成功。”黄晓庆告诉财新记者,20126月,工信部、发改委高层在杭州亲身体验了TD-LTE网络在公共汽车和其他公共场所的使用效果,看到4G技术已经从理论变成了现实,且确实相对3G有很大提高,由此得出基本判断:“3G的技术基本上已经走到尽头,而4G相较于3G是一个突破性的技术,很有潜力,可以不断升级。”领导们现场联合办公,大致确定了提前发牌的共识。

  据黄晓庆介绍,从用户体验看,在移动互联网上使用4G可达到与固网宽带等同甚至更好的体验效果,上网延时短,看高清视频很流畅,还能在4G网络上玩大型网游;从网络参数上分析,4G的频率使用效率、单位带宽成本、同时在网用户数等参数都比3G高,大约比目前中国的3G提高了数倍至10倍。

  抓住TD-LTE全球化的时间窗口,是推动中国政府下决心发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黄晓庆表示,TD-LTE在全球的成功取决于中国商用的速度,中国4G商用的速度越快,TD-LTE在全球占的市场份额就越高。现在,TD-LTE已经不存在技术问题,也没有产品问题,关键就是看商用速度。

  野村证券分析师黄乐平亦称,若软银洽购美国运营商Sprint成功,按用户数计,软银将成为全球第三大运营商,而软银一直力推的4G制式是TD-LTE。如果全球第一大运营商中国移动和全球第三大的运营商软银一起推TD-LTETD-LTE的全球影响力将不可同日而语,“这样的时机错过了,不可能再有第二次。”

  在爱立信中国首席市场官常刚看来,国外LTE的发展态势及TD-LTE产业的发展态势,促进了中国4G的牌照发放。从全球来看, LTE已经成为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发展最快的一个技术,2012年用户规模达到近6000万,有了确定的用户需求和明确的市场前景;同时,TD-LTE产业链上的运营商、设备商、芯片厂商都释放出比较积极的信号,带动了整个产业发展氛围。

  前述熟悉政策的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专家告诉财新记者,中国政府发放4G牌照的时点肯定会综合多种因素考虑。中国移动一直以来的积极推动、全球LTE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化的梦想等可能都在考虑的范围内。此外,他猜测,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TD-LTE牌照的发放也有拉动经济增长的考虑。中国3G发牌就是20091月,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TD-LTE:一家还是两家

 

“兼顾TD-LTEFDD LTE的发展”

  

对于4G牌照发放的方案,市场猜测纷纷。财新记者从接近主要决策部门的消息人士处获知,初步方案已经拟定,但国务院还未最后确定,可以肯定的是,TD-LTEFDD LTE两种牌照中国都会发,但前后会有时间差,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长达一年。

  据四川通信设计院副总工程师程德杰介绍,目前市场上流传最广的方案有三种:一种是中国移动获得TD-LTE牌照,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获得FDD LTE牌照;另一种是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获得TD-LTE牌照,中国联通获得FDD LTE牌照;第三种可能是三家电信运营商全部获得TD-LTE牌照。

  但他认为,最不现实的就是第三种方案。“三张TD-LTE牌照,一方面和联通、电信现在的技术相差甚远,将导致两家运营商上4G耗资巨大,不利于市场竞争,也不符合国际预期,可能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的指责。”在程德杰看来,“博弈的焦点集中在中国移动单独做TD-LTE,还是两家运营商一起做TD-LTE。”

  野村证券分析师黄乐平告诉财新记者,在市场看来,综合技术演进、财务投资等因素,中国发一张TD-LTE牌照、两张FDD LTE 牌照比较合理。但是,考虑到中国对TD-LTE的支持,市场有两种猜测,一是可能发放两张TD-LTE牌照,一张给中国移动、一张给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拿FDD LTE牌照;另一种可能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都拿TD-LTE牌照,同时再给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发一张FDD LTE牌照,混合组网。此外,不排除可能出现新的运营商拿到TD-LTE牌照。

  财新记者从前述接近决策部门的消息人士处获悉,到底如何发牌,工信部、发改委在沟通后,已形成初步方案,并上报国务院。但目前尚未得到批复。这一初步方案在4G发牌上确定的基调是:“兼顾TD-LTEFDD LTE的发展,鼓励TD-LTE积极向前。”他预计两种牌照的发放会存在时间差。

  “针对牌照的发放,工信部相关部门不止一次下来调研。今年年初,工信部的一个说法是:年内发牌,发两种制式三张牌,没有提及广电及其他,但明确提出FDD LTE牌照要比TD-LTE晚半年。”中国联通内部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按照这个说法,我们原本预计今年5-6月会发TD-LTE牌照,年底发FDD LTE牌照。”

  不过,他也指出,中国移动的网络建设速度将是影响中国4G发牌的一个重要因素。如若网络未建好,发了牌也无法规模化商用,TD-LTE的先发优势反倒可能被FDD LTE赶超。“现在看来,中国移动肯定无法在今年年中建成一张广覆盖的4G网,所以中国可能在年底发放TD-LTE牌照,明年上半年发FDD LTE牌照。” 他表示。

  上述联通人士分析,既然要“兼顾TD-LTEFDD LTE的发展”,如果TD-LTE牌照比FDD LTE提前一年左右发放都是可以理解的,但若晚了三年,就不是“兼顾”,而是“保护”了。

  程德杰认为,对监管层来说,4G发牌不仅仅是经济和市场问题,还要考虑支持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技术、平衡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竞争格局以及遵守国际相关贸易准则等因素。

  他建议,以4G牌照申请来替代牌照指定。即现阶段可先开放TD-LTE牌照申请,中国移动必然会首先申请,其他电信运营商将视自身情况决定是否申请。待TD-LTE用户达到一定规模后,再开放FDD LTE牌照申请,此时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可提出申请。至于中国移动是否能再拿一张FDD LTE牌照,可视当时的具体情况来定。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剑秋告诉财新记者,当整个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必然要发牌,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牌照发放应综合多方面因素,既考虑技术的适应性,也要符合中国的信息化战略。至于怎么才能支持TD,应该通过第三方机构反复论证,评估风险,不能再摸着石头过河。

  在国外,政府监管部门一般会对有限的频谱资源进行拍卖,电信运营商根据竞得的频谱资源决定采用某种特定牌照。这种通过对频谱资源的管理来引导4G发展的方式,值得中国借鉴。

谁家欢乐谁家愁

 

中国移动的4G网络将在不影响3G网稳定性的情况下,采用新建、升级两种方式组网

  

20万台基站是迄今全球最大的TD-LTE规模部署,中国移动即将在5-6月开始招标。对于目前情况窘迫、嗷嗷待哺的电信设备商来说,这被视为一个走出危机的大机会。

  爱立信中国首席市场官常刚说,设备商都在等着4G的发令枪响。光大证券的研报预计,2013-2014年中国移动TD-LTE基站数会分别达到20万、35万;2014年,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4G基站合计会达到15万。由此,2013年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将合计达到3651亿元,同比增长15%2014年有望在2013年基础上再增长14%

  可以预见,今明两年的4G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只会小规模建网。据中国电信内部人士称,如若先获得TD-LTE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这两家运营商都不会投资太多,会等待未来FDD LTE落地;若没有FDD牌,可能选择租用或者以共建方式获得网络资源。不过,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之前快速铺网的中国电信已经基本停止3G网的升级,目前大部分3G网维持在3.1/秒的速度上,只有很小一部分地区升级到9.3/秒。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告诉财新记者,中国移动的4G网络将在不影响3G网稳定性的情况下,采用新建、升级两种方式组网。升级是在TD-SCDMA的基站原址上加入4G设备,新建意味着中国移动还要另寻站址,会涉及拆迁等难题,增加投入。现在由于过往2G3G都占用了很多站址,寻找新址并不容易。

  一位资深通信行业分析师告诉财新记者,中国移动并未公布4G基站到底是以升级还是新建为主,不过它们内部似乎更倾向于升级。这样,以GSM-WCDMA-FDD LTE为主要技术路径且很少涉猎TD-SCDMA的设备商将处于不利地位,长期耕耘TD-SCDMATD-LTE的设备商将赢来丰收。

  另有中国移动内部人士证实,中国移动会优先考虑在能升级的地方先升级,在高流量的地方才采用新建的方式,另外,由于设备商以前在TD-SCDMA上的偏重不同,早期投入较多的设备商可能走在前面,在3G规模化时期进入的设备商也有相当大的实力参与竞争,完全没有投入的设备商会吃亏一些。由此来看,阿朗将最弱势。华为、中兴、大唐前期会收获较丰,诺西、爱立信与上海贝尔可能主要拿新建基站的订单。

  “在TD-SCDMA上,标准发起者大唐是最早支持中国移动的,然后是中兴。华为一开始并不积极,不过,后来通过技术合作和打价格战赶上了中兴。至于国外设备商如爱立信、诺西,市场份额一直很小。”野村证券分析师黄乐平告诉财新记者。

  大唐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就开始研发TD-SCDMA技术,当时支持者寥寥;中兴从大唐获得技术许可后,自2001年加入TD-SCDMA产品开发;上海贝尔在2004年通过入股大唐移动进入TD-SCDMA领域,与大唐共同提供TD-SCDMA解决方案;华为在20053月与诺西成立合资企业开始TD-SCDMA产品开发并参与招标。爱立信也在20055月与中兴签订代工协议、联合研发TD-SCDMA技术。

  从3G招标结果看,中兴、华为、大唐占据TD-SCDMA市场的70%以上,诺西、爱立信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据黄晓庆介绍,自第四期招标起,中国移动的TD-SCDMA网络设备就要求能够升级至TD-LTE。“目前,多少基站将会升级并没有确切数据,需要综合考虑省公司报上来的情况,还需要考虑商务谈判,可能到开标一瞬间,才能知道升级与新建基站的比例。”黄晓庆表示,“我们要求所有设备商都以新建、升级两种方案来投标。”

  公关战已先期打响。上海贝尔副总裁王泽权告诉财新记者,上海贝尔在帮助大唐实现TD-SCDMA产业化的过程中,以及后来在TD-LTE概念验证、技术测试和规模试验中,与中国移动建立了深度合作。他相信,这会帮助上海贝尔在未来的LTE竞标中占据优势。之前在中国移动2万个TD-LTE基站的招标中,上海贝尔夺得上海、南京、青岛三座城市的网络建设合同,拿到26%的份额,将为中国移动新建约3000TD-LTE基站。同时,上海贝尔还推动TD-LTE走向全球,已取得了沙特阿拉伯STCTD-LTE商用合同。

  诺西副总裁潘波则强调,诺西推动TD-LTE技术成为国际标准,与中国移动保持着良好沟通,同时,诺西的TD-LTE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都在中国,具备本土化的TD-LTE生态系统。201212月,诺西也配合中国移动完成TD-SCDMATD-LTE的升级测试。

  爱立信、诺西均表示,根据公司策略,FDD LTETD-LTE谁都不能偏废。不过,现在从全球市场来看,FDD市场趋于平稳,该打的仗已经打完了,未来对TD-LTE将给予更多关注。

  位于TD-LTE第一阵营的中兴亦表示,会在TD-LTE之外,加大力度投入FDD LTE,增强融合网络的实力。

  潘波认为,在频谱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单一的技术制式很难承载庞大的数据流量。未来,FDD LTE /TD-LTE融合网络将是多数运营商的选择。

不一样的未来

 

TD-LTE得以改变TD-SCDMA时代的窘境,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产业思维的改变

  

TD-SCDMA 3G标准相比,虽然同样是中国主导的技术,TD-LTE将迎接不一样的未来。它已不再是一国独有的技术。黄晓庆告诉财新记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13个国家的14个运营商正运营着15TD-LTE商用网,包括沙特电信、软银、巴蒂电信等。

  它的网络设备、芯片、终端刚开始布网,就已吸引了全球主流厂商的参与。据黄晓庆介绍,目前,全球主流的设备商都已参与到TD-LTE的规模试验中来;在芯片侧,高通、意法爱立信、海思等国内外厂商也已研发出5模多频芯片,将在今年实现量产;TD-LTE的终端设备至少已获得三星Galaxy S4、华为D2等中高端智能手机的支持。

  在可预见的未来,TD-LTE还有很多机会。首先,中国政府将2.6G频段的190兆频谱划归TDD,刚好与美国在这一频段上的频谱划分吻合,这将打通中美市场,并带动欧洲、亚太地区TD-LTE的发展;其次,目前全球250多个运营商还掌握着小灵通、Wimax的频谱,这意味着TD-LTE2.3G1.9G2.5G等频段拥有丰富的频谱资源,具备全球推广的基础;最后,由中国移动主导的旨在推动TD-LTE全球化的GTIGlobal TD-LTE Initiative)组织已吸纳全球70多家运营商,覆盖70%的全球人口,TD-LTE发展有巨大潜力。

  TD-LTE得以改变TD-SCDMA时代的窘境,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产业思维的改变。黄晓庆告诉财新记者,与TD-SCDMA先研发后使用的状况不同,TD-LTE不仅仅靠中国政府一贯的支持,它还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从一开始就主动做国际推广,吸纳国内外厂商一起来推动其成为4G的国际标准。

  “在未来的TD-LTE世界里,生活将更加充满想象,就像2007年苹果出来之前,你永远想象不到会有如此多的APP软件。”上海贝尔副总裁王泽权称。思科则预计,2020年的数据流量将是现在的1000倍。

  尽管前景可期,TD-LTE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GSA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3319日,全球已经有67个国家部署1564G商用网络。其中FDD LTE 网络有142 张、TD-LTE 网络有14 张。目前,商用FDD LTE的运营商主要有瑞典运营商TeliaSonera、美国运营商AT&TVerizon、日本NTT DoCoMo等,商用TD-LTE的运营商则是沙特电信、软银、印度巴蒂电信、波兰运营商Aero2等。

  前述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专家告诉财新记者,从用户数来看,截至2012年年底,全球的4G用户达到6000多万,其中TD-LTE用户仅为200万左右。也有业内人士认为,TD-LTE的网络还需两三年才能完善,短期内不会对3G有较大冲击。

  黄晓庆则认为,如把握好TD-LTE发展的节奏,TD-LTE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TD产业联盟今年2月发布的《TD-LTE产业发展白皮书》预计,2016年全球TD-LTE用户(除中国外)有望达到1亿左右,约占LTE用户总数的10%-20%。至于中国,其TD-LTE用户规模取决于运营商格局,如果仅中国移动独自运营TD-LTE网络,2016年中国TD-LTE用户将会超过1.1亿。

  不过,很多设备商人士指出,这需要中国移动以更开放和国际化的方式来进行全球推广,鼓励国际厂商的更多参与。爱立信中国首席市场官常刚则认为,TD-LTE作为一个新的产业链,终端仍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目前,整个4G产业链的终端约有800多款产品,其中,TD-LTE终端很有限,已知的商用终端为中国移动联合HTCLG、华为、中兴四家厂商在今年2月份发布的四款TD-LTE手机和四款LTE MiFi产品。相较于HSPA+制式的4000多款终端,TD-LTE终端的可用性、丰富程度等仍有待提高。

原文来自:财经《新周刊》 

 
 
 
首页 | 公司简介 | 技术交流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深圳市南斗星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09221720号 网页设计:合优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