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佛陀纪事——互不相识的圣人们
发布时间:2012/11/12 13:22:45
释迦牟尼的母亲叫做摩耶,是净饭王的一位妃子。她来自与迦毗罗卫城相邻的一座叫天臂的小城,她是城主的女儿。天臂城也是十座小城中的一座,两座小城之间在历史上一直保持着联姻关系。佛经中记载,这种联姻关系到释迦牟尼时还保留着。后来,净饭王为释迦牟尼迎娶的耶输陀罗也出自天臂城主的家族。
当时这一地区的习俗是女人到了产期临近时,要回到娘家去分娩。据记载,摩耶夫人回娘家的路上,经过兰毗尼花园时,见到园中优美的景色,决定停下来稍事休息。这座花园位于迦毗罗卫城东20 公里。兰毗尼在当时未必是一座专门修建的花园,而可能是一处风景宜人的野外场所。夫人乘车走到这里时,感到有些不适,临时决定休息一下。在欣赏奇花异草的同时,她感到阵阵的腹痛。
释迦牟尼就降生在这座美丽的花园中,这很可能是一个意外!经中曾提到,一般的妇女怀孕9至10个月就要分娩,但作为菩萨的母亲,则必须满10个月才会生产,而且这是菩萨们降生的惯例。这样说来,释迦牟尼应该比普通人在母胎中孕育的时间更长。按照常规,他的母亲早该做好准备回到娘家了,但这一突然降生显然在她的预料之外!从这一现象分析,她很可能是早产,详细的情况我们已经无法考证。经中说摩耶是手攀着"无忧树",站立着生下小王子的,这可能是强调生产过程非常轻松而没有痛苦!但从摩耶生下王子7天后就离开了人世这一点上分析,其生产状态很可能是非正常的。
经中对于摩耶的早逝有多种说法:其一,据《 大事 》记载,摩耶夫人生下这样一位伟人后,不宜再享受爱欲;其二,据《 因缘记 》所说,生下王子后,夫人的子宫不宜再被别人占用;其三,见到所生之子"体态洪满,相貌端正",因此"不胜其快",也就是因高兴过度而离开人世,这是较早的说法;其四,《 神通游戏 》还有这样的说法,由于生了菩萨,所以母亲必然短寿,母亲不忍见将来王子出家,所以早早离开;其五,生下王子后,天定的任务完成了,"不胜诸天之力,而形影消瘦",以致离世;其六,在明炀法师的《 佛法概要 》中,还有这样的叙述:"当太子诞生以后,经过了7天,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因为生了一位大福大德的释迦牟尼佛,福德智慧是大大地增长,依因感果,就生到忉利天。"
以上几种说法,没有一处将这位母亲的早逝与生育本身挂上钩的,而是几乎都与神话扯上了关系。笔者认为,这些说法很可能是为了神化释迦牟尼的出生情况,而把本来不幸的事件,附会成让人们便于接受的神话。这类美丽的传说,发生在"盛产"神话的印度并不稀奇。
据经典记载,净饭王夫妇年岁很大,一直膝下无子。后来,摩耶夫人怀孕时已经40多岁了。如果这一记载不是有意夸大的话,不用说在当时,就是在医疗技术异常发达的今天,她也算是一位高龄产妇了。如果被送到医院,医生要做的第一件事,一定是让她的家属签署一份有利于院方的"高危产妇通知书"!所以,其危险状况是可想而知的。更何况半路上突然发生这种情况,后果就更加不堪设想了!摩耶不幸早逝,很可能与高龄生产而并发了一些危险症状有关。
这一年是公元前565年。释迦牟尼的诞生,可以被看做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无独有偶,就在这一年,当时的希腊也诞生了一位未来的圣哲,他就是色诺芬尼。他被认为是"泛神教"思想向"一神教"思想过渡的桥梁人物,被称为宗教信仰者中第一位"一神教"信徒。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这样评价说:"色诺芬尼相信一神,这个神在形象上和思想上都与人不同!"色诺芬尼认为神可以"以他的心灵力量,左右一切而毫不费力"。他反对人们将"神"描绘成人的样子,因为在他看来,狮子、马等动物如果有手,能够创造艺术品的话,同样会把"神"画成与它们自己类似的样子。这位圣哲还被尊为哲学家、诗人和宗教评论家。
就在前述的两位圣哲14岁那年,公元前551年,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也诞生了一位未来世界级的圣人,他就是孔子。如果传说可信的话,在释迦牟尼诞生前的第6年,即公元前571年,中国的另一位圣人老子,诞生于春秋时楚国苦县仁里村(今河南鹿邑)。
有了这些年代的记载,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出这样的总结:释迦牟尼与色诺芬尼同岁,他比老子小6岁、比孔子大14岁。这些世界级的圣人们,都集中在公元前6世纪诞生,是一种纯粹的历史巧合,还是历史发展的需要呢?
有趣的是,有关老子出生及其母受孕的神话,竟与释迦牟尼的传说十分相似。据道教后期经典记载:李母因服食了自天而降的"五色珠"而怀孕。这一不寻常的受孕,竟使李母受了81载的妊娠之苦。81年后的某一天,李母可能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带着早已准备好的"手术器械",如蒙神约地来到"逍遥树"下,割开自己的右腋,生出了老子。我们很容易看出,这些记载明显受到佛教经典的影响,只是六牙白象变成了五色天珠,十月怀胎变成了漫长的81载,"无忧树"变成了"逍遥树",肋下出生变成了腋下出生。
当然,这些记载,很可能是后来"佛道大战"的产物。我们知道,佛教传入中国后,与道家、道教之间曾发生过非常有趣的"斗法"现象,这种情况持续了几个世纪。在这段时间里,两家的门徒,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停地创造着自己的"神话"!释迦牟尼与老子作为两家的教主,被他们后世的门徒们毫不负责地任意神化着。以至于两位"神"在门徒们的操纵下,相互间"打"得不可开交!再后来,他们之间不仅被附会成师徒关系,甚至成为相互转世的关系。
可惜,这几位同时代的圣人们,在当时却互不相识!
大约700年后,释迦牟尼的思想传到中国,和与他同时代老子、孔子的思想,隔着时空进行了激烈地碰撞。将近2000多年的历史中,以这三位圣人为旗帜的儒、释、道三家学说,在华夏大地上,完成了人类文化史上最富戏剧性的交流、融汇过程,形成了中国的主流文化,影响着整个北亚、东亚及南亚的部分地区。
原文来源于:《佛陀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