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接触中医药是在40年前。那时,我在接受“再教育”,除了开推土机,下班后没有事情可做,我母亲怕我荒废了时间,教我学中医,用双手为师傅治病。第一个患者是我所在单位车队队长的妈妈,60余岁,哮喘病,处于急性发作期,用药没缓解,晚上跪着打瞌睡。我用母亲教我的用手点穴调整五行,居然因此减缓,一周后能躺下睡觉。这使我对中医产生了兴趣。这以后,找我看病的师傅越来越多,逼着我接受父母不间断的函授,一晃几十年,中医药一直伴随着我,为同事和朋友解除病痛几乎占满了我的业余生活。2000年我作为国家科技成果“新药管疗法”的负责人,在首都儿研所专家门诊部主持“新药管疗法”的临床应用规范研究,开始了我专业从事新药管疗法的临床推广工作生涯,接触了数千个一身数病、一病多症的患者。在一个个患者告别疾病的欢乐中,我越发感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学习和实践中医药的理论和方法本身是一种享受,是精神和智力的提升,是对系统论的再认识。我们每个人不可能都去当医生,但决不能是医盲。
作为中医药故乡的中国人自然不应该是中医盲。从理论到实践,作为一种粗浅的理解,我心中的中医药最精彩的,从启蒙的角度拟用十六个字来展现。即:健康、顺天、合地、和人、修心、养神、调平、通理。
一、健康
2003年SARS对人类的袭击,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安全已经成为21世纪社会面临的新威胁。安全的首要目标是保护公民。“健康”成为关系到一个国家安全的大问题。崇尚自然,关注“健康”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世界的潮流。面对日益严峻的传染病跨国传播所带来的威胁,现有的医疗体系又显得那么的脆弱无力。许多国家在加强对公共卫生系统建设的投入的同时,将视角转向中医药。而《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中医药文献中的四部典籍。历代医家称《黄帝内经》为医学之经典,万古遵循之大法。尊之为“医家之宗”。中国医学史上每一重大的学说和成就的问世和杰出的医学家的出现无不与《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和指导思想有密切关系。
在现代常人心里讲医必涉病,到医院就是看病,而且往往是抗不过去了才去找医生。医生自己也以治病救人而宽慰,以攻克疑难病症而获医术高超的美誉,而自己未必活得很健康。与此不同,《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的典范,是以实践人的健康长寿为宗旨,探究在天地人的系统中,生老病死全过程中的规律和延年益寿、健康享受天年的对策。
《素问·上古天真论》“黄帝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其真,不知持满,不知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这一对话白话文的意思是: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而动作就都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呢,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方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既然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是了,把酒当水浆,滥饮无度,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醉酒行房,因恣情纵欲而使阴精竭绝,因满足嗜好而使真气耗散,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满,不善于统驭精神,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逆人生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重温黄帝与岐伯的这段对话,对于我们现在开始关注自身健康的人们,可说是雪中送炭,倍感亲切。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之一,就在于告诫人们防重于治,把养生和预防放在首位“,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二、顺天
医易同源、天人合一是中医医疗观和方法论的本源。体现将人的生命现象置于天地系统之中加以探究的整体观思想。天地系统有其自身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体现在人生命运动之中,影响着人的新陈代谢。“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古人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五行学说是归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范畴。是中医学用于揭示人体系统在内环境和外环境中运行的机制。人体健康、患病以至死亡的各种态势,无不都是阴阳五行不同状态的表现。顺天就是按照“天圆地方”的时空观中的天体运行规律,顺自然界的阴阳五行变化规律,规范人体自身的心理趋向、生活方式和行为舍取。就是人们常说的“顺其自然”,这里的自然就是天理,从养身、预防和调病角度讲,就是《黄帝内经》中一直强调并贯注于中医药学全方位、全环节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本”、“天有四时五行……人有五脏化五气……”体现的天理。对照现实中人们健康状况的下降,生物性、心身性、社会性疾病的发展,究其根源都是与人们生活方式背阴阳、逆四时、乱五行天理的结果。
三、合地
如果说顺天是顺其自然,那么合地是指按“天圆地方”的空间观,回归自然。合就是人要融合于自然,尊重万物,珍惜和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合情合理地利用自然界给人类提供的资源。这应该成为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自身健康长寿必须遵循的法则。
众所周知,人类在求得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之际,生活水平日趋提高,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现有的医疗技术,在由于自然环境恶化所致的疾病面前显得脆弱,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的保护,对人类的健康已成为迫在眉睫、十分尖锐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的衣食住行环境的健康安全。
民以食为天,而我们现在的食,对广大老百姓来说,在补充能量的同时,天天都在不同程度地受到毒素的侵害;居住条件改善了,但以化学物质为主的污染也加重了;城市交通改善了,但燃料燃烧产生的有毒致癌物质污染,时时在侵害行人……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在恶化,在远离自然。与古人相比我们现在生活的自然环境对自身健康是很不利的。
回归自然首先是一个宏观层面上社会经济发展决策和实践的问题,当然不是短期内就能见效。就个人而言,要根据自己的条件,把尽可能减少和降低各种环境污染对自身健康的毒害放在首位。
四、和人
顺天合地是人处理好与自然界的关系,以使人与外部环境(天时地理)相通相适应。人的健康直接与其情志状态有关。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的变化除了天地阴阳和四时变化的客观影响与正常生理变化外,人与社会的不协调是第一位的因素。而情志的太过或不及,必然导致五行的失常,出现五脏功能的不和而致病。“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行。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情志失常是内邪致病的第一因素,有时甚至是关系一个人的生与死的决定因素。有的老干部“文革”中受迫害,在耳闻粉碎“四人帮”后,狂喜使心气涣散而突然永别,正可谓乐极生悲。我们熟识的癌症病人,在未确诊前还能骑车上班,一旦本人知晓确诊为癌症相当多数的病人心理崩溃,不久就离开人世。人的健康首先是情志的健康,重视情志在人养生预防和调病中的作用,并置于各种调治的前提和主线,而不是与其他并列存在的分支,这是中医学的一大特点。和人就个人而言是修心的问题,对社会而言其目标是建立和谐社会。
五、修心
无论是中西医,心态问题都十分重要。中医的心态是关系人整个情志的状态问题,是否处于平常态,关系到五脏功能的协同、生命的有序,进而影响六腑功能的常态。心平气和,气和就是正气,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养身先养心,预防先防心态失常,调病先调心。健康人要保持健康,首要的是提升心态,遇事力求不太过也不不及,患者要主宰自己,尽早告别疾病,第一位可做的是调整心态。
心态说到底是人们的价值观和相应的行为规则。人们在反思医学大发展与人的健康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人的健康是“身心”的健康,而“心”的健康则是“身”健康的本源。现存以治病为目的,以药物为手段的医学无论有多大成就,它只关注“身”病的修复,且只是对部分“身”病有效,而对“心”的问题则无能为力。“心”的问题主要靠人接受优秀文化的陶冶,按“正道”通过修炼,排除杂念去净化自己的心灵。我理解做人之“正道”即为“宇宙之道”,其主要内涵是“诚信”和“包容”,因为宇宙对万物的付出都是诚信的,对承受万物的变化又是包容的。
人生是从无而来到无我而去的一生,生老病死自然规律,对所有人一律平等。从生到死,人处于道义上和功利上的不断决策和实践之中。人的心态本质上是功利和道义抉择时的心理趋向。修心的实质就是抉择标准的确定和实践的恒心。从心灵健康的角度看应该是重道义,淡个人功利,因为道义属阳,功利为阴。作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应该是道义为上,个人功利顺其自然,符合“阴平阳密,精神乃治”的天理。对个人的修心而言,实际上是一个以顺天合地和人为参照系的,持续不断进行“认识自我、把握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心灵净化过程。
六、养神
精气神为人生之宝,精充、气足、神旺,是健康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的原因。神源于先天之精,又靠后天之精的滋养。“有神、少神、无神、假神、神志异常”代表人的精气的不同状态。望诊首先望神“,神藏于心,外候于目”,望神的重点是目光的变化。有神目光明亮,精彩内含,活动灵活,炯炯有神。无神是目暗睛迷,瞳神呆滞,活动迟钝,目无精彩。通过观察眼神的变化,从一个角度就可判断精气盛衰的状况,进而把握五脏六腑的总体功能状态。
神宜养不宜耗。耗神就是耗精气。常言道“闭目养神”,启示我们养神可从养目开始,因为目为五脏六腑精气之所注,内通于脑,“心主神明”,“肝开窍于目”。现代人离不开电脑,我们在为自己进入网络社会而自豪的同时,却不知道因久视伤目必伤肝,正在悄悄地从有神走向少神以至失神。久坐伤脾,从胃气旺盛悄悄地趋向胃气衰减。
当然,我们不可能简单地以舍弃这些工具作为保护健康的代价,可供的选择是,首先要充分重视由于使用这种高科技手段不当,对健康带来的负面效应,然后针对这种负面效应的缘由,制定以降低负面效应、调整人体健康为目标的合理的工作方式及生活方式。
七、调平
调平是指“调整阴阳五行”。这是中医药理论解决养生、预防和治疗问题抉择方案时各种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法、方、药”之纲。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化解病理,消除症状,是调整的结果,而不是规范中医药调理过程中的直接依据。中医药调理的参照系是平常人之脉、平常人之色、平常人之神、平常人之胃气。而关注的重点是胃气。内经云:“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平常人与病人的差异在胃气的强弱,病人与将死之人的区别在于有无胃气。自我检查自身胃气状况,一可以测脉搏,平常成人一呼一吸心率为4~5次,折合为72次/分左右(以清晨为佳);从食欲看,以早晨起来有饥饿感为胃气强的表现;从脸色看,气色相容,特别是有无光泽、眼是否有神,都可用来判断胃气状态。胃气由心脾而生。所以胃气的状态反映了心脾功能的状态。心脾功能强,气血就旺盛,自然精力就充沛。因此,临床上不管遇到多复杂的病,恢复和保持胃气是前提,就是一些目前医疗解决不了的所谓绝症,要赢得时机,前提也是关注胃气。
调的方法无非是药调、食调和气调。从养生、预防和调病的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要为全民健康注入新的理念,使更多的人从“病-医-药”的单一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从整体上看,为使更多人回到平常人的行列中,应该建立“气、食和药的三调思维模式”,气调思路是立足自身机能,靠体现“心静行动”的方法使人的气机恢复平常,心平气和,百病消散;食调在于从水谷饮食角度支持和促进气血调整;药调的思路,以对症治疗为主导。药不在贵贱,就看对症与否。“百病源于气、百病始于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因此,对于广大的老百姓要健康长寿,重点应关注气调和食调。药调要以不损害胃气为前提,迫不得已短时用药伤了胃气,必须要有恢复胃气的措施。医药的高科技因时因地因人因病而异,关键看疗效。而三调的前提是修心、养神。
八、通理
“通则不痛、不通则痛”是中医学的经典思想。“通则不痛”、是反映生理正常“,不通则痛”,是反映病理变化。人体只有通(内通、外通)才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有序的、协同的生命系统,即与天地人大系统相通的、阴阳五行平常的、完全健康的系统。
不通,意味着生命系统内至少有某一环节闭塞,牵一发动全身,导致人体阴阳五行失常,形成以痛为特征的症状。标志人体系统开始偏离健康状态或谓病态。
可见通与不通是反映人体健康与否,内部开放有序协同状态的特征。无论是气调、食调、还是药调,无论是内治还是外治,从中医药的理论角度看,都是将失常的阴阳五行调整到平常的阴阳五行,而其本质是系统内部由不通的状态变成完全畅通的状态。进而与外部相通。
医药的科学性,体现在它的实效性,而实效性来源于医理、药理与人体生理、病理的相通性,和实施于人体时的清除闭塞环节,畅通人体系统的调通能力。这种能力是一个能力链,从医生对患者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到疾病的判别、病因病机的探究、调病法则及其方案的制订,给药途径和方式(细到包括药的熬制方式,服药的时间和方式)等。这些环节之间的畅通性将决定医药的实效性。而医生的德术相通、患者与医生的心理相通直接关系到医理与药理是否相通。
综上所述,中医药的实践之有效性是以医理与药理相通为前提,医理和药理的相通和应用,是靠医生德术的相通,医生德术的相通要在置于天地人大系统中与患者的沟通中找到个性化的着陆点。因此,中医药的理论可谓“通字”医学,其医理也可谓“通理”。
上文仅是我学习和实践中医药理论,从患者告别病扰过程中经过反思,形成的一些粗浅的想法,提出来向诸位关注中医药发展的朋友请教。
原文来源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1834520100l3kx.html